试听/免费
班型课表
师资团队
图书期刊
历年金榜
考情中心
课辅中心
题库中心
来胜学习中心
模拟机考
年度:
班型:
观看:0 分钟

我的成功经验谈

姓名:叶O芬

分数:

学校:北京大学

推荐老师:

推荐书籍:

所报班次:

学习经验:


 叶菊芬 北京大学法学院 07 级硕士 / 2007通过司考

司考应试成绩

试卷

得分

试卷一

105

试卷二

103

试卷三

101

试卷四

115

总分

424

 
 

写在司考成绩出来之后

其实早就有写点东西的冲动了。大概在司考刚出考场的时候,我一片失落兼茫然,蓦然发现近一个月的努力可能要付诸流水了。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求助于各种力量,譬如语言。可是我最终还是克制住了,以免当刚好过线时陷于矫情。

于是在出分时,我避免了矫情的境界。虽然分数不算很高,可是对于我不到一个月,每天四小时的复习历史来说,应该算成果很好了。不是炫耀帖,但是我也还是必须分析一下出现这种诡异状态的原因。记得在考试之前,我们同学之间会有时互相讨论一下试题的解法,以及出题的思路。我往往因为系统的逻辑而受到称赞,这让一直被冠以说话不经大脑的我十分汗颜。可是这样的事实,也让我很感谢五月和六月两个月在来胜的系统班上的学习。

话说当我在系统班上课一周纪念时,我曾写过一个短篇(《系统班老师之印象》),用以激励自己继续在司考的大道上继续前行。如今回忆起来,那段日子的学习,应该是直接促成我考试成绩的原因。杨秀清、杜启新、卫跃宁等老师或严谨或风趣的教学,为我搭建了一个复习司法考试的框架。而我与司法考试的亲密接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现在来寻找考试成功的原因,也应该从那时开始挖掘。苦苦思索后,发现了以下一些嫌疑事件:

首先应该是系统班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啦,我从那里的收获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了,可是还是不得不强调,这真的对打基础有很非常大的作用。在我去参加系统班的学习之前,就有朋友跟我讲,说我们北大的学生基础已经非常好了,根本用不着去上系统班,只要在考前报个冲刺班即可。可是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不说其他人,只谈谈我所熟悉的北大法学院,我们平时上课所学的东西与司考真的完全没有一点关系,除了大家都冠以法律的名义以外。不管老师们如何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司法考试更注重的还是法条,理论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法条而已。可是反观我们平时的学习,理论是为了批判而生,没有其他目的,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使我们在司考题目面前不知所措。也许看着每个答案,觉得每个都是错误的,这是一向以来的批判思维使然;然后再看一遍时,又觉得每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不管什么答案我们都可以为它找到合理性,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于是老师们都有这样教过我们:忘掉自己的过去!(当然这么煽情的话是我现在编的,因为老师的原话忘记了,但是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没错了,就是忘掉自己的知识背景之类的)
当然,系统班的优点也并不仅仅在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也许在于,系统班的学习使我对司考的复习方向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之后的复习就是按照这个框架来的。后来的法条班、真题班和冲刺班我因为回家都没有去,心里有点小失落外,也还会幻想一下,如果我坚持上完了所有的课程,会不会出现另一个奇迹呢?当然这只是小小地yy一下,人还是要知足的。

第二个应该就是复习资料的选择了。与大多数第一次参加司考的同学一样,我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于是我开始搜寻各种榜上有名的东西。算起来,我大概买了以下资料:蓝皮的辅导用书,还有来胜的四套书。到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把重点集中在了来胜的《司考法规关联记忆》和《司考真题多维讲解》上,至于蓝皮书,我大概只看了第一卷的一半而已。我之所以如此,也是在翻阅了一遍所有的书以后做出的选择。我必须这样说:《司考法规关联记忆》真的是一套很好的书。顾名思义,就是基本法条与关联法条的有机组合。这套书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司考可能涉及的现行法律法规,并将这些法律法规按照重要程度进行了不同的处理,突出了重点。同时,为便于查阅和学习,这套书按照考试大纲分为了八册,以法条为主,形成一个个法条家族,并辅以“特别提示”栏目,对重点法条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另外,关联法条对基本法条起补充、修正的作用,这样可以通过对比而强化记忆。

至于大家都很看重的复习方略,我倒认为,有了在系统强化班的基础,就已经能够自然而然地遵循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了,反而没有必要去刻意模仿别人的。毕竟,在司考的复习资料中列出来的都是考点,不论复习的先后顺序如何,最终总还是得一个个都看完。

还有对于真题的练习,之前有前辈跟我讲,说只要把真题反复地做,就可以了解出题思路,考试时更能得心应手。我很乖地把真题做了好几遍,然后发现,根本就不是这样!真题的确很重要,但是是没有必要反复做的,因为做的次数多了以后,到后来就像是机械记忆,往往题目没看完就知道选ABCD中的哪个了。注意,这里选对不是答案,而仅仅是一个字母而已。所以正确的方法,我想应该是在看法条和其他资料的过程中做一遍,然后看完讲解后做一遍,最后再系统做一遍。最重要的是保证每次做题时都认真读题,并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然后加以发散,而不要仅仅满足于选对某一个字母。

在考前,有条件的可以听一听冲刺班的讲课;不然就老老实实回顾一下历年真题好了,不要去做某些所谓的模拟题。

考试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放松心态,想着这仅仅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次而已,而且仅仅及格就可以了;所以,尽量鄙视它吧。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尽量慢点做(准确说,应该是尽量仔细点做),我就是因为做题太快,导致剩余时间过多,然后改错了无数道题,最终追悔莫及。当然这是说笑了,错误的根源还是在于基础的不扎实,可是有时候临场表现又怎么说得定呢?所以,认真做题是王道!时间一定够的,不用心急。

到最后,我最想说的是,备战司考,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尽力而为即可。以上的一些,也仅仅是我的经验而已,仅供大家批评之用。毕竟,每个人的考试备战方略,也是一种个人风格。



  北京大学法学院 07 级硕士 / 2007通过司考

司考应试成绩

试卷

得分

试卷一

105

试卷二

103

试卷三

101

试卷四

115

总分

424

 
 

写在司考成绩出来之后

其实早就有写点东西的冲动了。大概在司考刚出考场的时候,我一片失落兼茫然,蓦然发现近一个月的努力可能要付诸流水了。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求助于各种力量,譬如语言。可是我最终还是克制住了,以免当刚好过线时陷于矫情。

于是在出分时,我避免了矫情的境界。虽然分数不算很高,可是对于我不到一个月,每天四小时的复习历史来说,应该算成果很好了。不是炫耀帖,但是我也还是必须分析一下出现这种诡异状态的原因。记得在考试之前,我们同学之间会有时互相讨论一下试题的解法,以及出题的思路。我往往因为系统的逻辑而受到称赞,这让一直被冠以说话不经大脑的我十分汗颜。可是这样的事实,也让我很感谢五月和六月两个月在来胜的系统班上的学习。

话说当我在系统班上课一周纪念时,我曾写过一个短篇(《系统班老师之印象》),用以激励自己继续在司考的大道上继续前行。如今回忆起来,那段日子的学习,应该是直接促成我考试成绩的原因。杨秀清、杜启新、卫跃宁等老师或严谨或风趣的教学,为我搭建了一个复习司法考试的框架。而我与司法考试的亲密接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现在来寻找考试成功的原因,也应该从那时开始挖掘。苦苦思索后,发现了以下一些嫌疑事件:

首先应该是系统班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啦,我从那里的收获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说过了,可是还是不得不强调,这真的对打基础有很非常大的作用。在我去参加系统班的学习之前,就有朋友跟我讲,说我们北大的学生基础已经非常好了,根本用不着去上系统班,只要在考前报个冲刺班即可。可是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不说其他人,只谈谈我所熟悉的北大法学院,我们平时上课所学的东西与司考真的完全没有一点关系,除了大家都冠以法律的名义以外。不管老师们如何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司法考试更注重的还是法条,理论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法条而已。可是反观我们平时的学习,理论是为了批判而生,没有其他目的,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使我们在司考题目面前不知所措。也许看着每个答案,觉得每个都是错误的,这是一向以来的批判思维使然;然后再看一遍时,又觉得每个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不管什么答案我们都可以为它找到合理性,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于是老师们都有这样教过我们:忘掉自己的过去!(当然这么煽情的话是我现在编的,因为老师的原话忘记了,但是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没错了,就是忘掉自己的知识背景之类的)
当然,系统班的优点也并不仅仅在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也许在于,系统班的学习使我对司考的复习方向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之后的复习就是按照这个框架来的。后来的法条班、真题班和冲刺班我因为回家都没有去,心里有点小失落外,也还会幻想一下,如果我坚持上完了所有的课程,会不会出现另一个奇迹呢?当然这只是小小地yy一下,人还是要知足的。

第二个应该就是复习资料的选择了。与大多数第一次参加司考的同学一样,我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于是我开始搜寻各种榜上有名的东西。算起来,我大概买了以下资料:蓝皮的辅导用书,还有来胜的四套书。到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把重点集中在了来胜的《司考法规关联记忆》和《司考真题多维讲解》上,至于蓝皮书,我大概只看了第一卷的一半而已。我之所以如此,也是在翻阅了一遍所有的书以后做出的选择。我必须这样说:《司考法规关联记忆》真的是一套很好的书。顾名思义,就是基本法条与关联法条的有机组合。这套书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司考可能涉及的现行法律法规,并将这些法律法规按照重要程度进行了不同的处理,突出了重点。同时,为便于查阅和学习,这套书按照考试大纲分为了八册,以法条为主,形成一个个法条家族,并辅以“特别提示”栏目,对重点法条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另外,关联法条对基本法条起补充、修正的作用,这样可以通过对比而强化记忆。

至于大家都很看重的复习方略,我倒认为,有了在系统强化班的基础,就已经能够自然而然地遵循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了,反而没有必要去刻意模仿别人的。毕竟,在司考的复习资料中列出来的都是考点,不论复习的先后顺序如何,最终总还是得一个个都看完。

还有对于真题的练习,之前有前辈跟我讲,说只要把真题反复地做,就可以了解出题思路,考试时更能得心应手。我很乖地把真题做了好几遍,然后发现,根本就不是这样!真题的确很重要,但是是没有必要反复做的,因为做的次数多了以后,到后来就像是机械记忆,往往题目没看完就知道选ABCD中的哪个了。注意,这里选对不是答案,而仅仅是一个字母而已。所以正确的方法,我想应该是在看法条和其他资料的过程中做一遍,然后看完讲解后做一遍,最后再系统做一遍。最重要的是保证每次做题时都认真读题,并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然后加以发散,而不要仅仅满足于选对某一个字母。

在考前,有条件的可以听一听冲刺班的讲课;不然就老老实实回顾一下历年真题好了,不要去做某些所谓的模拟题。

考试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放松心态,想着这仅仅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次而已,而且仅仅及格就可以了;所以,尽量鄙视它吧。但是在做题过程中,尽量慢点做(准确说,应该是尽量仔细点做),我就是因为做题太快,导致剩余时间过多,然后改错了无数道题,最终追悔莫及。当然这是说笑了,错误的根源还是在于基础的不扎实,可是有时候临场表现又怎么说得定呢?所以,认真做题是王道!时间一定够的,不用心急。

到最后,我最想说的是,备战司考,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尽力而为即可。以上的一些,也仅仅是我的经验而已,仅供大家批评之用。毕竟,每个人的考试备战方略,也是一种个人风格。

关于来胜
企业征才
环境介绍
场地租借
联络我们
在线咨询
英美法词典
元照读书馆
CopyRight 北京来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280号 京ICP备10043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