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来胜考研-考情中心,来胜考研,专注法商考研培训,学硕、法硕、考研公共课
试听/免费
班型课表
师资团队
图书期刊
历年金榜
考情中心
课辅中心
研招智库
来胜学习中心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
2018/07/09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

招生门类有哪几种?

目前我国已开设13大学科门类学术型硕士,具体如下:

代码

学位类别

代码

学位类别

代码

学位类别

01

哲学

02

经济学

03

法学

04

教育学

05

文学

06

历史学

07

理学

08

工学

09

农学

10

医学

11

军事学

12

管理学

13

艺术学

 

 

 

 

目前我国已开设39个类别的专业型硕士,具体如下:

代码

学位类别

代码

学位类别

代码

学位类别

0251

金融

0454

应用心理

1052

口腔医学

0252

应用统计

0551

翻译

1053

公共卫生

0253

税务

0552

新闻与传播

1054

护理

0254

国际商务

0553

出版

1055

药学

0255

保险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1056

中药学

0256

资产评估

0851

建筑学

1151

军事

0257

审计

0852

工程

1251

工商管理

0351

法律

0853

城市规划

1252

公共管理

0352

社会工作

0951

农业推广

1253

会计

0353

警务

0952

兽医

1254

旅游管理

0451

教育

0953

风景园林

1255

图书情报

0452

体育

0954

林业

1256

工程管理

培养、学制、入学难易度、学费、招录等方面,有何差异?

项目

金融学硕(学术型研究生)

金融专硕(专业型研究生)

概况

金融学(Finance),应用经济学科。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ance ,简称 MF)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面向金融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实用性金融人才的需要的专业学位类型。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发论文要求高 。学历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学习高级微观、高级宏观、中级金融理论、金融思想史。

应用型硕士,发论文要求低。职业教育,则更多偏重于实务,更侧重于金融工具、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证券投资的学习。

学制

3年学制。双证

2年学制。双证。

学费

学费较低,奖金覆盖率较高。

大致8000./

学费较高,奖金覆盖率相对较低。

大致较低的0.8./年,高的可达2/10-12万。

导师

单导师

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校外导师) 。

招录

学术型的招生人数减少,且推免增加。

社会认可度及专硕本身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大大增加。

考科

政治、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

政治、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三或396经济类联考、431金融学综合。

实习

研一学完所有课程,研二研三写论文为主

研一学完所有课程,研二即可实习(学校提供平台+自主寻找两种形式)

就业

证券、基金、财务为主

银行、证券、基金 就业率高工资高

考博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

其他

跨考难度较大,一般本专业学生报考

可跨考,复合型人才受金融领域青睐

学位

培养教学以及科研的人才为优先

授予学术型学位

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授予专业型学位

从学制方面,有何差异?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914日发出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017年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有哪些异同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硕为例,两者异同如下分析:

项目

全日制

非全日制

不同

定义

全日制研究生指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授课地点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授课时间为周末,学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等方可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费

大致较低的0.8./年,高的可达2/10-12万。

非全日制学费更高,例如财大:根据湖北省物价局的批复,非全日制MPAccCFO与财富管理方向)的总学费为98000元(玖万捌千元)整,可按学年分两次缴纳。因个人原因未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或意外情况退学的,所缴纳的学费一律不退。

奖学金

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

非全日制不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

住宿

安排住宿

非全日制不安排住宿。例如财大:非全日制MPAccCFO与财富管理方向)不接受学员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不参与学校、学院各种奖学金评定,不解决学员的食宿。

相同

考科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初复试考查相同内容

培养方式

培养:执行同一质量标准

学历学位

学历学位证书:两者达到毕业要求时,均发放毕业证书;两者获得学位时,所发放的学位证书相同

学制

两者均实行3年制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均不超过5年。例如财大:非全日制MPAccCFO与财富管理方向)的基本学制为2年,学习期限为24年。超过4年学习期限的学院(中心)将根据学业情况进行清退。

专业硕士是什么?近几年国家对专业硕士态度为何?

    我国在1991由北京大学开始进行了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培养。过往由于学术型硕士偏重理论研究而实践太少,整体教育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始招生。同时,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近几年来学硕名额更是越来越少。2014年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下达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自2010年开始专业硕士招生以来,北京市专业硕士连续4年占硕士生报考人数的比例上涨,分别为14.3%20.6%26.7%33.2%,今年则达到38.3%20151125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高等学校要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十三五”(2016-2020)期间的重要任务,着力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到2020年,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将达到3:7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趋势。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更加迫切。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一核心,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二是根据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三是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四是改革评价监督机制,五是着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六是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

2018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型硕士的第9年,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数量越来越多。报考方向的选择上很多考生有这样的选择倾向,即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型硕士。

热门资讯

  • 2021考研预报名常见问题大汇..(2633)
  • 法硕vs学硕,如何选择?..(2483)
  • 管理类..(2467)
  •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2407)
  • 考研一区、二区指的是什么?..(2399)
  • 全国招生简章..(2309)
  • 最实用考研试卷拆封全过程解析!..(2250)
  • 公共课101政治..(2233)
  • 2020考研成绩查询通道与攻略..(2148)
  • 考研报名流程..(2030)
  • 曹晓玮

    考研英语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考研英语教学研究,讲课针对性强,逻辑清晰,有效提升应试实力!
    赵南望

    考研英语名师

    资深考研辅导专家,考研英语全程规划专家,长期从事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教学经验丰富,语言幽默诙谐。
    张光奇

    考研英语名师

    考研辅导名师,曾任清华大学出版社外文部编辑。十余年一线教学经验,深入了解掌握考研命题规律,课程精练。
    唐启明

    考研英语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外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骨干教师。授课体系独特,方法灵活实用,技巧性强。
    张子见

    考研政治名师

    北京大学教授。20年以上辅导经验,要点明确、结合实例、通俗易懂,有效帮助考生规避误区!
    张云天

    考研政治名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首批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研究。
    吴志樵

    考研政治名师

    北京大学教授。深度剖析,深入浅出,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法,旁征博引。
    隋原

    考研政治名师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考研政治实力派、押题派、青壮派代表,着重于国家意志,见解独到透砌,深暗重点!
    关于来胜
    企业征才
    环境介绍
    场地租借
    联络我们
    在线咨询
    英美法词典
    元照读书馆
    CopyRight 北京来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280号 京ICP备10043249号-2